不做陀螺儿童,她把自己炼成“历史控”被藤校提前录取

日期:2017-02-14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今天要介绍的上海女孩Lucy,她就读于包玉刚实验学校,现已被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提前录取。观其“牛娃之路”,外滩君发现,正是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她有时间去自我探索、找到历史这一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父母的适时引导,又让她的兴趣能往纵深发展。让孩子自主成长,只在必要时适度引领,也许这才是理想的教育状态。

文 | 吴微   摄影 | 晓黒、洪宇哲

编辑 | 郑晓晨

录音整理 | 王峥嵘

        美国常春藤8所大学,按年资,布朗大学排第七位,但却是美国名校中最有性格、最创新、最受学生欢迎的一所大学。布朗最出名的地方在于其课程的开放性,本科生入学后可以根据兴趣自由发展,在两年内自主选择任意课程。

        12月,就读于包玉刚实验学校的上海女孩Lucy被布朗大学提前录取。“我有些理想主义,兴趣又很广泛,所以很喜欢布朗的自由和开放。”

 

 

1 39887

 

        采访Lucy,我按常规预设了“学霸”的主题。这个SAT2310分、托福117分的女孩,给自己确定的学术方向是“历史和发展”(History &Development)——但是两三个问题之后,我发现我很难把她当作一个18岁高中生那样,去单纯谈论课堂学业或英语学习。

        她是那种能和成年人对等交流的孩子,无论是谈论阅读还是世界格局,你会不由自主攀升对话的深度,而她在对答时,那种“问一答三”式的机敏,也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这种印象,我特意问到她的面试。学校指定给她做视频面试的是一位40多岁的印度企业家,却没有继承家族企业,而是通过私募做慈善项目。

        他们的面试最后也变成了“聊天”,“我和那个面试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支持素食主义,都很爱东南亚文化,也都愿意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投入巨大热情。

        被布朗录取之后,Lucy写邮件向这位校友面试官表达感谢,面试官回复说,他很高兴布朗大学录取了她,“你一定会喜欢布朗,她很适合你”。

        你完全可以从这样的对话中感觉到面试的氛围和Lucy的表现,而我的采访,也因此略过“你如何准备申请”或“你是否会担心无法融入美国校园”这样的问题,转而期待她人生规划与接下来的展开。

        在她的规划里,在学术上,她会主攻历史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研究,毕业后,她会去东南亚做几年公益,也许会是一个教育项目;一些关于亚洲发展的研究也会继续,但她说最终会回到中国。

        好奇于她对东南亚文化的喜爱,我问她如何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格局的人”,Lucy回答说她在申请布朗大学的文书里刚好讨论了这一点:“如果你想要变得国际化,一是要接受自己的文化,然后是能接受其它国家的文化。”

        “接受”是个很平实的词,但也很对等。对文化本身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让她对不同文化一视同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吸纳。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融入才不会变成一种以丢失自我认同为代价的痛苦过程。

真正所谓的“跨文化能力”,无非是建立在能驾驭的基础上。如何能驾驭,知识面和眼界使然。

1古装剧、博物馆、阅读

炼成一个“历史控”

        “我最喜欢的是美国历史。美国史还蛮好玩的,基本上跟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联系。

        历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你可以把看到的东西都联系起来,可以解释世界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会让人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感。”

        “我的IB论文写的是二战。本来我想写希特勒,但涉及面太广,IB论文要集中(focus)。后来我写了德国的一个化学公司法本集团,写它和纳粹的利益关系。

        我基本上是带着问题去找书看,看了一整本关于法本集团的文献,是英文的。那个状态还是有点‘历史呆子’的感觉。”

        Lucy对历史的着迷,可以追溯到她上小学的时候。这个兴趣是从看古装剧开始的,比如《孝庄秘史》、《康熙王朝》。当时她在浦东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读书,放学回家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可以搬着小板凳去房间看电视。

        “我爸妈不太禁止我看电视。只要把作业做完,想干什么都可以。”

        很幸运的是,Lucy小时候的“古装剧”没有现在荧幕上的那么玄幻,好几部反映历史的剧集在制作上都还算精良。古装剧看多了,Lucy开始看出一些“门道”。

        一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剧中重复出现,在一出连续剧中以一种立场讲一个故事,在另一出连续剧中,可能会以另一个立场,重新、甚至不太一样地讲述同个故事。这种简单、直接的感觉,成了Lucy最初“历史观”的缘起。

        如果这种对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观剧”这件事上,可能也不会形成后面的“学术范”。Lucy对历史的兴趣进阶,在爸妈的引导下,又打开了新窗口。

        这两扇窗一扇是博物馆,一扇是阅读。

        从古装剧开始,Lucy开始喜欢看考古类纪录片。这样的片子大多深夜播,妈妈跟她开完笑说,晚上看这种纪录片多阴森,但她就是喜欢看。

        现在Lucy已经想不出,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兴趣,爸爸妈妈开始带她去博物馆,还是博物馆本身加强了她的兴趣。从上海博物馆开始,Lucy爱上了“逛”博物馆这件事,不仅看遍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博物馆,出国去玩,也走遍了国外几所著名的博物馆。

        “我是那种出去旅游,但对大家‘必去’的景点都兴趣一般,却可以在博物馆待上一天的人。”Lucy说。

        上海博物馆她去了很多遍。国内她最喜欢的博物馆是成都的博物馆。“黄河北边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地方,大家都了解得比较多,但常常会忽略黄河南边的历史,那些跟金沙王朝、三星王朝有关的历史。”

        Lucy去过四川博物院、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还有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我觉得成都的博物馆不管是陈列还是讲解都很好,那里出土的东西很多,但跟其它博物馆比,排布更有时期性,更有章法。”

        谈起“黄河南边”的历史,Lucy头头是道,“三星堆与中东关系密切,所以一些面具的样式和东欧的古面具文化也是有联系的——三星堆面具的五官突出,看起来也很接近中东那边的人——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地域之间的关系,历史都是有联系的。”

        国外的博物馆中,Lucy最喜欢的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跟成都的博物馆相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不仅多,而且陈列得更加精致。她从上午11点多进馆,直逛到晚上闭馆,几乎把每个展馆走遍,“我逛得脚都酸了”。

        无论是非洲馆还是欧洲馆,在Lucy看来都有趣极了,“不仅可以了解当地文化,还能长见识。我们现在说用物奢侈的人‘土豪’,可是你看看欧洲展厅里那些皇室的器件,你才会知道真正的好东西是什么样的。”Lucy笑着说。

        申请布朗大学,Lucy的文书写的就是关于博物馆的。她有留存博物馆的门票和地图的习惯。40多张门票和地图的故事,帮她叩开布朗大学的门。

        对博物馆的热爱让Lucy“知古”,阅读却更多让她“通今”。她最初读到的历史书,是从爸爸的书架开始的。“我的父母也觉得历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我爸爸也很喜欢历史,他看很多书,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架,我读书就从那里开始的。”

        小的时候,Lucy爱读袁腾飞讲历史的系列书,读着读着,书的层次就开始“精专”起来:她爱读传记,也对二战感兴趣,所以啃完了英文原版的6卷本的温斯顿·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她喜欢美国历史,对平权主题的历史小说十分偏爱,她最喜欢的美国作家是Toni Morrison,是一个黑人女作家,著有《宠儿》(Beloved)和《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Toni Morrison

 

        “Morrison生长在一个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她的小说反映人性丑陋的一面,但是也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写出这些悲剧的由来与必然。最近我在考试,又重新翻看她的小说,每次读感觉都不一样。你会觉得一些细节,有趣又可悲,就像鲁迅写《阿Q正传》,阿Q在欺负更弱小的人,其他人在哈哈大笑——这就是一种看客的形象。

        Morrison的小说也是通过各种看起来不显眼的细节,反应社会根深蒂固的歧视。你现在看美国社会,虽然同性恋合法化了、主张种族平等,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历史类小说能让你更深理解你身处的社会。”Lucy说。

        她最近在看的书,也是相似的类型,《想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magination)是伊朗女作家Azar Nafisi所著。她小时候通过一个读书俱乐部读了很多美国的小说,比如马克吐温及同时期作家的书,这些书让她看到宗教之外的世界。

        取下头巾,来到美国之后,她开始写书,“《想象共和国》是她根据三本美国小说来看待美国文化,这三本书里是她透过一扇小小的门看到的世界,书里是她的想象共和国。人活着要有思想,如果思想被禁锢,所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井底之蛙,你就永远不会看到外面的世界。”说完,Lucy又补充推荐,“书的文笔特别好,英文和中译的文笔都很好。”

        所以历史对Lucy来说,不仅是发生在过去的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事件,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学科,又是一门关于人性的学科。“它同时囊括很多学科,你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都离不开历史。”

        Lucy举了个例子,她的IB课程选了HL(高级)的经济和历史,在上到“美国大萧条”的章节,Lucy的历史储备就能用到经济上去,而经济学上的知识,又能更好帮助她理解历史。

        “历史是一个很综合性的学科,我爸妈也很支持我在大学里读历史的,因为他们觉得历史如果学好的话,再读研究生路子就会很广。”Lucy说。

2去东南亚做公益

        “我的理想主义并非不接地气”

        “(东南亚)我去过三四次,我很喜欢那边的民风和环境,我觉得我很适合住在那里,去了就不想走。”

        “我前段时间读过一本书,讲孟加拉国一个慈善家(尤努斯),他做小额贷款,比如20美元、30美元额度的贷款,以此帮助了很多人。你光读这本书可能会干巴巴,但如果你真的去过东南亚某个地方的话——就算你读到的和你见到的不是同一个地方,你的感触还是会比较深的。”

        在讲述历史的时候,Lucy表现出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好奇和求索态度,其中东南亚文化算是最突出的一种。在分享某些关于社会公平的小说时,Lucy也会拿东南亚见闻举些例子。

        但其实一开始,Lucy说到她的课外活动是去东南亚做公益时,我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这年头,为了申请美国大学而去非洲、东南亚地区做公益的,难道还少吗?

        但Lucy的东南亚公益项目,却因为走心,所以对她的影响也颇深刻。

        第一次去东南亚做项目是在9年级。Lucy是初二转入包玉刚学校的,在包玉刚的第二个暑假,有一个美国公益项目组织去学校做宣传,“反正暑假也没什么事可做”,Lucy决定报名。

        这个公益组织的项目实际上分布的地方很广,在欧洲、南美和东南亚都有。当时,Lucy的妈妈在做慈善项目,去过老挝和越南,就建议Lucy说,东南亚如果有兴趣,很值得去试试。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那年的项目,Lucy去了老挝的琅勃拉邦,参加一个为期两周左右的大象保护活动。大象保护中心有七头大象,一头小象,Lucy在那边帮它们种香蕉,帮大象洗澡。一起去的只有Lucy一个人来自中国,其他有来自美国的,来自土耳其的,来自德国的、英国的,还有加拿大的。

 

3 8aaf6

凌晨赶僧侣化缘,跪在街边给每个路过的僧侣一点黏米饭,这是老挝当地的习俗

 

 

        在老挝这些“城市”里的孩子过起了简朴的生活,住小木屋,支着蚊帐,因为蚊子非常多;第二年,也就是10年级的时候,Lucy跟着项目去了柬埔寨,条件甚至还要简单,没有自来水,洗澡是一桶水浇在身上;没有网络,电是靠风力或太阳能发电的,所以也不持续,但在这样的环境里,Lucy却体验到跟上海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那边小孩真是无忧无虑,活的很自在。虽然说物质条件没有那么好,但是真的是简单而开心。比如说下雨天,我们本来是躲起来,但是他们就跑到雨里,于是我们也被感染了,跑出去淋雨,感觉很开心,觉得释放一下还挺好的。”

        在柬埔寨,Lucy参观了六七个NGO组织,去了解他们的历史,还帮当地小学建图书馆。她喜欢东南亚人的和善,“如果你在当地的‘突突车’上丢了手机,他们会想办法还给你,但他们不懂中文,也不会英文,就会在原地等你。”

 

4 e7768

在柬埔寨的社会服务项目

 

        她很喜欢东南亚人脸上那种平和、舒展的表情,“因为东南亚都是佛教国家,他们有信仰”,也很喜欢当地那种跟上海迥异的节奏。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在城市住惯了的小孩,只是拿东南亚的生活当作体验,但Lucy是带着诚意来体验的。

        去的次数多了,Lucy也会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我想毕业之后去东南亚做志愿者,帮助那边的人尽量缩减贫富差距”。Lucy在柬埔寨看到腐败与贫富反差,“如果能解决就好了。我还是比较理想主义。布朗大学也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人们说布朗是常春藤里面最穷的一所大学,因为学生们似乎都觉得追求理想大于追求利益 。”

        在和Lucy聊关于理想主义话题的时候,我其实有一些保留与质疑:

        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算是开国际化教育先河的一些学校,多数学生家境优渥,所以你有没有觉得,你和同学们的“理想主义”,可能是不接地气的?你对东南亚的喜爱,也有可能是由于陌生而生出新鲜感?

        Lucy是这样回答我的:

        “我不觉得我们是不接地气的小孩。我外婆家住在江苏乡下,我小时候每年放假都会回去住。我父母也是白手起家,一点一点打拼出来。我的同学家境很多都是这样的,不是说从祖辈开始就家庭优越的。非城市的那种生活方式,也不能说是完全陌生化的。

        另外我们学校也有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区活动,我们在温州山里对口一个小学,每年都去,给那里的孩子当老师,教孩子们读书、下象棋,一直跟他们保持联系。我在那边还认识一个南方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生,自愿过去当老师,我们去的时候她已经教了几年了,我很佩服她。

        但是也有一些很令人难过的事情,我们今年圣诞假考试,没有过去,一个小女孩问我,我说今年不来,她说那你明年来可能就见不到了,因为她初中不读了。这些事还是挺让人心酸的。”

        Lucy最后总结,做公益这件事,从来不是图新鲜,这些事离她们从来不远。

3不上补习班

        “我爸妈相信水到渠成”

        “我直到四年级末才知道有‘小升初竞争’这件事。那时旁边很多同学很多都去上了奥数班,去读小五班,反正我爸妈对我的教育还是挺轻松的。包括我在等布朗大学的通知书的时候,他们也是让我不要太在意,跟我说,其实大学教育就是个素质教育,(如果没考上)你以后研究生考好一点就好了呀。”

        一边采访Lucy的时候,我心里会一边悄然做一些“量化”的评估。Lucy的历史研究,看得的是英文原版书;SAT、托福这些标化考试也都是妥妥的高分。相信在多数家长看来,跟做公益、发展自己的理想主义相比,前者是学生生涯中更基调的内容。所以,我也很好奇,Lucy如何做到在学业上游刃有余,然后发展出那些深度的兴趣。

        但Lucy的回答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不,我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我的家庭教育宽松、不焦虑。我爸妈相信水到渠成,如果硬逼孩子去学会有反作用。

        ”Lucy生于1998年,所以实际上我们口中年轻人的世界很快要从90后翻转到00后了。她的小学上的是家附近的公立,初中开始也是民办。在小升初这个环节,Lucy也冲过名校,报考过上外附中,但没进,父母也就很淡定地把她送进另一所离家较近的民办初中。

        在她看来,那所学校帮助她打下了良好的数理化基础,也形成自己一些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都帮她在包玉刚适应得更好。“我觉得我一路走来都没有太刻意,从某种角度说,也是蛮幸运的。”

        爸妈的打算,本来是想让她初三直接去读美高一年级的,但后来发现包玉刚也不错,然后初二转去包校,先读IGCSE,升入高中进入IB课程。

        转入包玉刚学校之前,Lucy既没有进过奥数班,英语班,她的英语启蒙,除了学校教的,就是妈妈的引导。“我妈妈是上外毕业的,所以我觉得我在语言方面有遗传,有天赋。但我的确没有报什么英语机构,也没在外国待过。”Lucy说,除了初二准备出国时报过一阵托福班,还有出于兴趣自己学了阵子新概念3,就没进过什么英语课外班了。

        她第一次去包玉刚学校面试的时候,有一场英文面试,面试结束后,老师问她,你的美国口音是哪里来的?Lucy说她也不知道,细想起来,可能还是自己对英语感兴趣,然后听歌、看电影,耳濡目染来的。

        她看的第一部英文原版书是《暮光之城》。也是因为对电影的兴趣,她买回一套四本的“暮光”。买回来妈妈还笑着说,“你看得懂吗?”结果,这套书真成了她读英文原版书的开始。

        现在想起来,Lucy还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一开始看都是那种流行小说,比较没有营养的。后来语言水平也高了,慢慢就开始读一些真正的文学。”

        父母的宽松,反而养成Lucy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个性。我问她在学习上有没有过受挫的感觉,她回忆起的,多半是自己对成绩不满意时,爸爸妈妈劝她看开,只要尽力,不在意成绩高低的场景。

        但一家三口更多的互动,看起来像是一起学习的过程,打她小时候的记忆里,爸妈就爱看报纸,看新闻,在家里讨论,现在爸爸也还是会把一些新闻转到家庭群里,大家各自表达看法。三人看到什么书,也会在一起交流,甚至争论。生活习惯也会彼此影响。

        “我爸爸喜欢走路,我喜欢跑步。”Lucy说。她爸爸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楼下走个1-2公里,会放空心情,帮助自己想问题。所以有时候Lucy写不出文章,爸爸也会建议她出去跑一圈。“你可以在路上看到很多小细节。”Lucy说,跑步对她是一个开阔身心的事。

        在学业之外,她的爱好很多,这可能也与她“有时间”自我探索有关。她热爱烘焙,跟同学做过一个纯素烘焙的微店,还小有影响力;她爱音乐,也会下象棋,对一切没接触过的事情、地方都抱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Lucy的爸妈会一直跟她说,压的太紧会让孩子找不到自己,会限制她,所以,鼓励她尽可能多去接触这个世界。明年,她将去布朗大学,去新英格兰感受在上海从未见过的大雪。

        跟这样的小孩聊天,你会忽略她是如何“学”成这样的,反而会很期待看她未来的展开。

 

采访手记

Notes

        每年放榜季,外滩君都会“见识”一个又一个“牛娃”,那种真正让成年人道一声“后生可畏”的孩子,比如我们之前发布过的世外女孩陈滢心、曹杨二中的刘伊寒、平和男孩侯天浩,以及我今天文章里要介绍的包玉刚女孩Lucy。

        虽然不过是高中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真正喜欢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充满理想主义,同时也并非不接地气。好成绩在最后不过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而这些孩子无论去世界哪个地方,你也不会觉得“融入”会是特别要当心的问题。

        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这个社会为之担忧的“青年病”,他们不“空心”,也不是“善良而无用”的人。而追究他们的成长过程,背后的共性竟然都是“宽松而平等”的家庭教育,和“爱智慧”式的自主成长之路。

        在他们身上,你似乎看到了一种教育的理想形态,那就是父母跳出那些“只为升学”存在、封闭而焦虑的怪圈,让孩子自主成长。而我们想实现的跨文化能力,也只能这种在“超越升学”的地方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Lucy的书单

 

WeChat 1487051123 17dca

 

WeChat 1487051124 93f7f

 

WeChat 1487051131 39ac1

 

WeChat 1487051132 5afa2

 

WeChat 1487051133 ce89b

 

WeChat 1487051134 c51ba

 

WeChat 1487051135 b883f

 

WeChat 1487051137 69fa4

 

WeChat 1487051125 c4d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