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开创性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校。学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刚先生而创建。包校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制的学历教育,目前有1600多名中外籍学生。包校提供创新的双向沉浸式双语教育,倡导全人教育,致力于学生在智力、情感、体魄、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热心、有责任心的21世纪世界公民。
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论坛在松江校区举办,主题为“世界公民,中国心——探索AI, 智创未来”。
包校虹桥校区和松江校区师生分别在集会上缅怀于10月18日逝世的二十世纪物理学伟大奠基者之一——杨振宁先生。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以103岁高龄走完了他非凡的一生。
10月15日,诺贝尔奖得主Brian P. Schmidt教授到访包校高中部,为十一、十二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宇宙——从诞生到终结》的专题讲座。礼堂内座无虚席,同学们充满好奇、凝神聆听关于宇宙起源与命运的深邃奥秘。
传承 “船王” 暨杰出慈善家包玉刚先生的公益初心,包玉刚家族成立的 “包玉刚教育基金会” 正式宣布将在香港打造一所具有开创意义的国际双语学府*,续写教育新篇章。
小学校区开展探究式学习、人工智能与开学适应家长工作坊,推进特奥融合与身心健康课程;初中举办学院集会、中秋主题餐饮活动;高中推出手语与情绪讲座、大学来访、哲学AI与FTC世界冠军及乐团国际大奖。
6月底,包校高中部迎来了一场充满思辨精神与学术挑战的盛会——Egon Sohmen经济学竞赛颁奖典礼。
包玉刚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被誉为华人船王。
包校小学部课程基于中国国家课程而设置,并通过精选其他教育教学资料予之丰富完善,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期望。
包校初中部课程基于中国国家课程而设置,并通过精选其他教育教学资料予之丰富完善,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期望。
包校高中部开设IGCSE和IBDP课程,融合四门中国国家课程的核心课程。
包校小学校区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长宁区武定西路,交通便利。武定西路历史悠久,被誉为上海最有情调的小马路。校园绿树环绕,优美宁静。
新校园位于虹桥路,离西郊宾馆不远,环境优美,绿化面积高,空间广阔,空气清新,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包校高中校区坐落于上海历史悠久的松江区泰晤士小镇,为英伦风格建筑,都铎式房屋遍布小镇,街名来自伦敦街道,红色电话亭矗立街道边,别具英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