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开创性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校。学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刚先生而创建。包校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制的学历教育,目前有1600多名中外籍学生。包校提供创新的双向沉浸式双语教育,倡导全人教育,致力于学生在智力、情感、体魄、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热心、有责任心的21世纪世界公民。
5月26日,当我们12年级家长再次踏入武定西路1251弄参加“创行者”活动时,映入眼帘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的身影。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稚嫩纯真又专注投入的面孔,让我们猛然惊觉:原来我们这些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在包校已经走过了十二个春秋。这12年,是孩子从懵懂孩童一步步成长为有志青年的12年;也是我们家长与包校携手同行,收获无数感动与成长的12年。
早在2017年,包校升学与生涯指导办公室(UCO)便启动了“职引未来”职业发展项目,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多元的校内职业探索平台。该项目通过定期举办“职业论坛”、“职业探索之旅”等系列特色活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职业启蒙体系。
五大暑期活动现已开放报名登记,全方位体验全人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包校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石,始终绽放着独特的教育光芒。高中IB视觉艺术课程以其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滋养着每位学子,鼓励他们探索各种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持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本届有9位毕业生选择了IB视觉艺术课程。学习中,他们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更发展出广泛而深厚的个人志趣。在全人教育的滋养下,学生们的大学专业选择也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多样性,涵盖纯艺术、心理学、艺术史、时尚设计、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艺术教育的无限可能。
在初春埋下的艺术种子,到仲夏结出了累累硕果。历经十三周的学习、探索与筹备,由初中部二十二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的“策展团队”,在策展艺术联课活动中,以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了本学年的《超越:艺象新生》艺术展。
在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一座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静静矗立。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建筑,不仅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代"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包玉刚故居以"履安堂"为中心,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历经1989年、2009年、2018年等多次修缮,如今已成为展示包玉刚先生传奇人生的重要场所。然而,比建筑本身更值得铭记的,是这座故居所承载的包氏家族精神与包玉刚先生的品格风范。
包玉刚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被誉为华人船王。
包校小学部课程基于中国国家课程而设置,并通过精选其他教育教学资料予之丰富完善,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期望。
包校初中部课程基于中国国家课程而设置,并通过精选其他教育教学资料予之丰富完善,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期望。
包校高中部开设IGCSE和IBDP课程,融合四门中国国家课程的核心课程。
包校小学校区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长宁区武定西路,交通便利。武定西路历史悠久,被誉为上海最有情调的小马路。校园绿树环绕,优美宁静。
新校园位于虹桥路,离西郊宾馆不远,环境优美,绿化面积高,空间广阔,空气清新,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包校高中校区坐落于上海历史悠久的松江区泰晤士小镇,为英伦风格建筑,都铎式房屋遍布小镇,街名来自伦敦街道,红色电话亭矗立街道边,别具英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