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 传承包玉刚精神

日期:2017-07-28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作为在香港各界深具影响力的十位精英之一,包校创办人包陪庆教授接受了第一财经频道“香港回归二十年”系列特辑的专访。

在访谈中,包陪庆教授主要谈及包玉刚爵士在香港回归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他对香港回归后的期许。同时,作为包玉刚爵士教育事业的主要继承人,包陪庆教授还谈到十年前在上海创办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初衷,以及包校是如何秉持“仁、义、平”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优酷

Youtube

 

 

打破中英谈判僵局

 

        1982年,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正式开始谈判,由于双方存在较大分歧,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态度强硬,坚持让香港绝对自治的立场,包玉刚爵士的长女包陪庆教授回忆。

包玉刚爵士和撒切尔夫人的先生是高尔夫球球友。得知中英谈判紧张,包玉刚爵士带着一份神秘礼物,上门拜访撒切尔夫人。包陪庆教授记得当父亲送上这份看上去很大的圣诞礼物时,撒切尔夫人说,“我们有规定,不可以收礼物。”包玉刚爵士说,“你打开,你先打开。”拆开大盒子,撒切尔夫人看到盒子里是一条绳子,“他说你一个国家的领袖,身体很重要,你就要跳绳子”,撒切尔夫人被逗得笑坏了。这条绳子顿时化解了尴尬的气氛。

 

小小跳绳承载厚重历史

 

        当时包玉刚爵士在英国的哈兰德与沃尔夫船厂定了一条船,而造船业是英国的夕阳产业,很多船厂面临着被关闭的窘境,哈兰德与沃尔夫船厂就是之一。国家养不起船厂,关闭船厂又会有大批工人失业,英国政府面临两难。而包玉刚爵士素有航运界风向标之称,其他船东一旦得知包玉刚爵士在英国造船厂订了船,就会纷纷效仿。在撒切尔夫人高兴感谢之时,包玉刚爵士趁热打铁,接着就和撒切尔夫人说,他在上海也订了同样规格的姊妹船,邀请撒切尔夫人来主持下水仪式。事实上,包玉刚爵士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让撒切尔夫人以非官方的形式来上海,看看迅猛发展的中国,让撒切尔夫人知道,香港回归才是正确的道路。

 

包玉刚爵士将货轮模型赠送给来到上海的撒切尔夫人

 

        这次上海之行堪称破冰之旅。撒切尔夫人在上海主持下水仪式后转往北京。不久之后,中英双方就香港回归达成共识。

 

包玉刚的中国梦

 

        1984年12月9日,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包陪庆教授亲眼见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他是带着我跟我的长子,到北京去,亲自看见签字的。他是非常地兴奋,非常感动的。”

后来包玉刚爵士担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他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推动这一工作。甚至在寸土寸金的中环把一层楼让出来,给基本法委员会做办公室。

包玉刚爵士为香港回归不遗余力。包陪庆教授说,父亲有深深的爱国情怀,对于祖国的未来满怀期待。“他有他的中国梦。他说有一天,我希望就回宁波去住。他的心还是要中国复兴,要中国开放,要中国改革的。”

 

传承包玉刚精神

 

        回归至今20年,包陪庆教授坦言,父亲可能低估了香港的文化回归:需要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要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知和认同感。面对下一个20年,包陪庆教授表示,香港还可以做一个桥梁,但是香港仍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年轻人应该多去内地看看,感受内地的发展。

 

为纪念包玉刚爵士,2007年包陪庆教授决定在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基金的基础上,再捐资给浙江大学设立包玉刚国际讲座教授基金。图为包陪庆教授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捐赠会议上合影。

 

        包玉刚爵士热心教育事业。1983年他设立中国留学生奖学金,为当时中国刚刚起步的经济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了传承父亲的教育理念,包陪庆教授在上海创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包陪庆教授强调,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中国学校,不是国际学校,使命是传承中华文化。“持恒健身,勤俭建业,他给我们最大的教育,就在这八个字里边。”

 

内容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