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面对面 | 诺奖得主费林加教授对话包校学子

日期:2023-11-17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逐你的梦想,保持好奇心,勇敢地去发挥你们的才能,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东西值得你们去学习了。

—— 伯纳德·费林加教授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632A7772.jpg


11月10日,包校松江校区迎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教授。费林加教授出生于荷兰,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主要从事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等领域的研究。他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在201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杰出教授的费林加教授,被多个国家的学术机构授予院士称号,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图片 1.jpg


活动由高中教学主任Alex博士主持。活动开始,来自十二年级的孙仪安、王径源和邹子熙向费林加教授以及到场师生展示了三人共同在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奖中心进行的实验探究。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她们发现了亚精胺的生物胺分子在食品安全和癌细胞勘查方面的潜力,并通过合成的高选择性简易探针分子,来快速检测食品中亚精胺的浓度。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她们还意外地遇到了一个难溶的小分子,并探索了其作为荧光材料在防伪和信息加密方面的应用。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费林加教授不仅给三位同学提出了日后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还鼓励她们进一步通过科研来改变生活。同时,他还告诉同学们,有时意料之外的试验结果,很可能会带来令人惊喜的科学发现。


632A7807.jpg       

 

三位同学因为对化学的热情而共同报名了高中科学组就与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华理诺奖中心)联合举办的学生培养项目。在华东理工的教授及博士生们的指导下展开科研工作,他们懂得了在阅读文献、撰写报告以及汇报成果时,不只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更是不能缺少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在实验基础上迸发新的思考以及在实验室的磨练共同造就了他们在华理诺奖中心的奇妙体验。通过这次经历,他们也能更深刻体会到费林加教授为世界发展所做出贡献的过程之艰辛。


化学科研不仅是留于纸面,更是一个个试管中真实的、可触的、能够改变人类乃至世界的学科。

—— 十二年级 孙仪安、王径源和邹子熙


包校高中部和费林加教授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20年,高中科学组就与华理诺奖中心建立合作,共同推出“费林加诺奖研究中心—包校青年精英化学家”项目,包括了在课外活动时间段开设结合了华理诺奖中心研究特色和包校化学课程的拓展课程;在华理实验室开展个人研究项目;以及客座讲师的常规性专业讲座。华理诺奖中心的梅菊教授就曾在2020年到访包校为学生介绍了费林加诺奖研究中心在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突破。


632A7863.jpg       

 

随后,费林加教授针对同学们预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他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获奖对个人生活的改变、如何与团队合作完成目标。他建议热爱科学的年轻人要好好利用学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探索,不仅要努力地学习更要聪明地学习,要思考如何提升效率,找到动力源泉。同时,他也鼓励学生要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不停追逐自己的梦想。


632A7885.jpg




您为什么选择化学专业?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在荷兰北部靠近德国边境的一个偏远村庄的农场里长大。小时候我从未听说过什么是化学。我看到了很多大自然的景象,植物和动物生生不息,所有东西都有着美丽的色彩,我太喜欢我的故乡了。后来我上了高中,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拘泥于理论而要多做实验;也知道了实验可以制造出不同的颜色。我对物理和数学都很感兴趣,但最喜欢的还是化学,因为化学能让你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有位特别能激发我的化学老师,即使在课后的空闲时间,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做实验,并总有更多的发现。我特别感谢老师,因为他们为你们,为年轻一代,打开了通向未来的窗户。


作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您是否有何金玉良言告诉大家,来激励和引领同学们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探索科学的新领域?


好奇心可以驱使一切。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逐你的梦想,保持好奇心,勇敢地去发挥你们的才能,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东西值得你们去学习了。当然,你们以后可能会在世界各地从事不同的工作,遇到各种机会,但你还是要足够好奇,广泛地学习。完成学业,获得文凭是一件好事,但真正重要的还是好奇心。利用所有机会学习、探索,去追逐你的梦想;不要害怕机会,尽你所能地抓住它们。要多听师长的话,因为他们常常会给出明智的建议,让你少走弯路或者坚定信念。

 

学海无涯。如果你有机会去地方旅行,或者换一个不同的环境,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那就去吧。在我的团队里,有来自 13 个不同国家的人,包括了加拿大人、美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等……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当第一次踏入广阔的世界时,我不可抑制地感到紧张和害怕。后来我又去到阿姆斯特丹,大家都知道,阿姆斯特丹没有上海大,但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的城市生活。对来自小村庄的我来说,一切都需要适应,不过那也是很棒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