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坛 今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论坛在松江校区举办,主题为“世界公民,中国心——探索AI, 智创未来”。
活动伊始,徐永初总校长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她强调,AI不应仅仅是辅助工具,更应深度融合于日常教学,倡导通过亲身实践与反思,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她提出应充分利用AI技术构建学生成长数据图谱、推动一体化教研,以加强各学段的系统性衔接。徐校长还进一步指出,技术的热度必将由教育的温度去给予,再强大的AI也无法替代教师间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和经验的传承,因此加强跨学段联系的核心在于“人”的联系——她希望此次GEF能搭建起强大的沟通平台,让各学段教师充分交流理念、分享心得、共商策略,共同绘制学生全面发展的清晰蓝图。

随后,常务校长孔羿纬就“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才能在未来茁壮成长”这一问题,对人工智能展开了进一步探讨。他指出,在技术革新、全球化进程与社会需求演变的共同驱动下,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对未来,学生需培养多项核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数字素养与技术适应力、情商、终身学习的热忱,以及全球视野与文化认知。他最后强调,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培育学生的这些素养,共同迈向创新的未来。

论坛上午日程专注于跨校区学科组深度交流。全体教师按学科与专业领域,如语文、英语、数学、科学、艺术、人文关怀及学习支持等,在各自的指定专场开展为期整个上午的集中研讨与协作,与此同时,非教学团队也按照职能部门进行了跨校区交流并听取了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分享,旨在促进包校社区内部的经验分享与教学融合。
右滑查看更多活动精彩瞬间
下午的工作坊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紧密围绕“世界公民,中国心——探索AI,智创未来”这一主题展开,既体现了教育的前沿性与科技融合,也彰显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根基的未来公民的教育使命。

右滑查看更多活动精彩瞬间
包校国际教育论坛是由包校专业学习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教育专业培训会议。包校专业学习中心成立于2017年,旨在为各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优秀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将包校打造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发展培训的中心。专业学习中心通过为教师提供持续性的绩效评估、技能发展机会以及参与各种内外职业发展活动,来提升包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达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